□翟舒毅
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弥合‘数字鸿沟’、提升普惠金融能力方面的作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当前,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由于金融消费者在生活地域、知识文化水平、获取信息能力和获取渠道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在获得金融服务方面仍存在“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导致金融服务有差异
“数字鸿沟”主要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之间,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以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
“数字鸿沟”的存在,人们的金融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将会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偏远地区的涉农企业、小微企业或普通民众在产生资金需求时,由于金融知识缺乏,获取信息不对称,还是按照传统思维进行融资活动,如采用亲友间民间借贷等融资方式。而获取金融服务便利地区的人们会选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两种融资方式对比,民间融资方式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资金价格,与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都存在较大差距。
金融科技有效弥合“数字鸿沟”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认为金融科技可以纾解城乡间数字化建设鸿沟,破解群体间数字化应用鸿沟,缓解机构间数字化发展鸿沟。从具体经营案例看,当前商业银行正通过金融科技赋能逐步弥合“数字鸿沟”带来的问题。
首先,金融科技纾解城乡间数字化建设鸿沟。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缩短了人与金融服务信息的距离、缩短了金融与乡村的距离,极大提高了人们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例如,工商银行在部分县域城乡使用远程柜员机,运用音视频+5G、人脸识别等技术推出“伴随式”远程协同服务,通过视频“面对面”方式引导客户办理业务。邮储银行通过发展极速贷、E捷贷等线上金融业务,让“数据多跑腿、用户少跑路”,为广大农村客户精准画像、合理授信。这种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金融消费者无论身处一线城市还是偏远乡村,都能通过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设备和金融产品享受到优质金融服务,使物理空间距离不再是问题,“数字鸿沟”的大山不再难以翻越。
其次,金融科技破解群体间数字化应用鸿沟。不同社会群体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有较大差异。例如,老年人由于视力和听力的原因,较难便捷使用金融设备或金融软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通过金融科技手段,针对这类人群采用差异化的系统开发和设计,弥补特殊人群较难参与金融服务的空白,促进金融服务更具普惠性。例如,平安银行借助金融科技赋能适老改造业务,将口袋银行APP完成大字版改造,改善老年人使用体验,同时积极探索无障碍设计功能开发,为视障人士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便利,帮助弱势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光大银行手机银行完善手语视频服务,关怀听障人士,同时为65岁以上用户开通服务直达热线,日服务峰值1853人次。金融科技的助力,使得不同人群都有机会享用便捷的金融服务,获得金融需求的满足。
最后,金融科技缓解机构间数字化发展鸿沟。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例如,从上市银行2021年上半年报告看,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建设银行金融科技人员数量为14012人,招商银行研发人员达9279人,邮储银行IT队伍超过4000人。在资金资源投入方面,上半年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都超过了50亿元。相对数量众多、承担着乡村金融服务职责的村镇银行等小型银行而言,较难承担庞大的金融科技支出,使得大银行和小银行在金融科技使用方面差距越来越大,不同类型金融机构间的金融服务水平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形成了机构间的“数字鸿沟”。
面对银行机构间的技术差异问题,通过金融科技强的银行向金融科技弱的银行提供技术输出服务,则可以有效减轻小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研发和维护上资金压力,缓解机构间的“数字鸿沟”。例如,兴业银行科技子公司兴业数金公司通过金融行业云服务为村镇银行提供信息系统建设和托管服务,使资金规模较小的村镇银行不必耗费千万级资金自建系统、机房和科技运维团队,让村镇银行将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通过金融科技的输出,使不同规模的银行机构共同享受到了金融科技的红利,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基于“数字鸿沟”具有信息不对称等特有属性,“数字鸿沟”只能被弥合、被缓解,难以被完全消灭。因此,金融机构需要通过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水平,使金融消费者享受到最优金融服务。
一是以“链”为抓手,服务产业经济良性发展。围绕着资本链、产业链和生态链等,加速金融科技发展,使商业银行为核心企业及上中下游企业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弥合不同规模企业间的“数字鸿沟”,促进我国产业经济综合发展。
二是以创新为基础,开创乡村振兴新模式。围绕支付结算、普惠贷款等方面进行智能化创新升级,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农村地区,增强乡村地区金融可获得性,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便捷、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从金融角度支持开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例如,光大银行通过建设帮扶馆、创新直播带货、“电商+融资”解决供应链融资难题等举措支持乡村振兴。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将逐渐弥合城乡间的“数字鸿沟”。
三是以大数据为支撑,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以区块链、AI技术为基础,持续完善金融消费者信息数据库,为客户精准画像,有效识别客户需求,分析客户获取金融服务过程潜在的困难,为不同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逐渐弥合不同客群间的“数字鸿沟”。
(作者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发展部)
□翟舒毅
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弥合‘数字鸿沟’、提升普惠金融能力方面的作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当前,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由于金融消费者在生活地域、知识文化水平、获取信息能力和获取渠道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在获得金融服务方面仍存在“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导致金融服务有差异
“数字鸿沟”主要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之间,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以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
“数字鸿沟”的存在,人们的金融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将会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偏远地区的涉农企业、小微企业或普通民众在产生资金需求时,由于金融知识缺乏,获取信息不对称,还是按照传统思维进行融资活动,如采用亲友间民间借贷等融资方式。而获取金融服务便利地区的人们会选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两种融资方式对比,民间融资方式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资金价格,与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都存在较大差距。
金融科技有效弥合“数字鸿沟”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认为金融科技可以纾解城乡间数字化建设鸿沟,破解群体间数字化应用鸿沟,缓解机构间数字化发展鸿沟。从具体经营案例看,当前商业银行正通过金融科技赋能逐步弥合“数字鸿沟”带来的问题。
首先,金融科技纾解城乡间数字化建设鸿沟。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缩短了人与金融服务信息的距离、缩短了金融与乡村的距离,极大提高了人们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例如,工商银行在部分县域城乡使用远程柜员机,运用音视频+5G、人脸识别等技术推出“伴随式”远程协同服务,通过视频“面对面”方式引导客户办理业务。邮储银行通过发展极速贷、E捷贷等线上金融业务,让“数据多跑腿、用户少跑路”,为广大农村客户精准画像、合理授信。这种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金融消费者无论身处一线城市还是偏远乡村,都能通过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设备和金融产品享受到优质金融服务,使物理空间距离不再是问题,“数字鸿沟”的大山不再难以翻越。
其次,金融科技破解群体间数字化应用鸿沟。不同社会群体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有较大差异。例如,老年人由于视力和听力的原因,较难便捷使用金融设备或金融软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通过金融科技手段,针对这类人群采用差异化的系统开发和设计,弥补特殊人群较难参与金融服务的空白,促进金融服务更具普惠性。例如,平安银行借助金融科技赋能适老改造业务,将口袋银行APP完成大字版改造,改善老年人使用体验,同时积极探索无障碍设计功能开发,为视障人士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便利,帮助弱势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光大银行手机银行完善手语视频服务,关怀听障人士,同时为65岁以上用户开通服务直达热线,日服务峰值1853人次。金融科技的助力,使得不同人群都有机会享用便捷的金融服务,获得金融需求的满足。
最后,金融科技缓解机构间数字化发展鸿沟。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例如,从上市银行2021年上半年报告看,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建设银行金融科技人员数量为14012人,招商银行研发人员达9279人,邮储银行IT队伍超过4000人。在资金资源投入方面,上半年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都超过了50亿元。相对数量众多、承担着乡村金融服务职责的村镇银行等小型银行而言,较难承担庞大的金融科技支出,使得大银行和小银行在金融科技使用方面差距越来越大,不同类型金融机构间的金融服务水平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形成了机构间的“数字鸿沟”。
面对银行机构间的技术差异问题,通过金融科技强的银行向金融科技弱的银行提供技术输出服务,则可以有效减轻小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研发和维护上资金压力,缓解机构间的“数字鸿沟”。例如,兴业银行科技子公司兴业数金公司通过金融行业云服务为村镇银行提供信息系统建设和托管服务,使资金规模较小的村镇银行不必耗费千万级资金自建系统、机房和科技运维团队,让村镇银行将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通过金融科技的输出,使不同规模的银行机构共同享受到了金融科技的红利,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基于“数字鸿沟”具有信息不对称等特有属性,“数字鸿沟”只能被弥合、被缓解,难以被完全消灭。因此,金融机构需要通过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水平,使金融消费者享受到最优金融服务。
一是以“链”为抓手,服务产业经济良性发展。围绕着资本链、产业链和生态链等,加速金融科技发展,使商业银行为核心企业及上中下游企业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弥合不同规模企业间的“数字鸿沟”,促进我国产业经济综合发展。
二是以创新为基础,开创乡村振兴新模式。围绕支付结算、普惠贷款等方面进行智能化创新升级,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农村地区,增强乡村地区金融可获得性,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便捷、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从金融角度支持开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例如,光大银行通过建设帮扶馆、创新直播带货、“电商+融资”解决供应链融资难题等举措支持乡村振兴。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将逐渐弥合城乡间的“数字鸿沟”。
三是以大数据为支撑,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以区块链、AI技术为基础,持续完善金融消费者信息数据库,为客户精准画像,有效识别客户需求,分析客户获取金融服务过程潜在的困难,为不同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逐渐弥合不同客群间的“数字鸿沟”。
(作者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