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花旗金融信息:将在中国吸引更多科技人才

发布时间:2021-07-21 08:17:46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实习记者 许予朋

“花旗是一家拥有金融牌照的科技公司。金融科技人员与持续的金融科技创新,将会是推动金融业务转型的一个关键动力,最终会为我们的客户、为社会更好地创造价值。”近日,花旗金融信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金融信息”)总经理徐勇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采访时表示。

花旗金融信息是花旗集团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服务于花旗内部业务和技术研发,服务对象包括中国业务在内的花旗全球业务,其规模在花旗集团全球17个战略级研发中心中排名第二。

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工具箱”日渐丰富。对于外资银行而言,中国是金融领域科技创新的热土,在中国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能为全集团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

“创新实验室”助力技术、业务融合

“金融科技创新有几个重要趋势:智能化、云平台,以及创建一个系统化的创新机制。”徐勇说,花旗集团在科技领域的探索主要聚焦在这三个领域。

智能化方面,花旗金融信息积极使用人工智能,为银行解决智能推荐、价格波动预警、业务流程自动化等问题。同时,在多业务领域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升银行效率。

“以前,客户消息来了后,投资交易员需要提炼重点信息,到各个系统中将信息汇总后作出判断,再答复客户。使用了我们设计、研发的‘个人信息助理’系统后,系统收到客户信息会自动分析出客户关心的要点,然后通过内部系统将不同的数据源或信息源筛选、汇总出来,有机组合一个整体,展现在交易员的屏幕上,这样交易员可以快速作出判断、分析并迅速答复客户。”徐勇介绍。

云平台建设方面,花旗集团在搭建私有云的基础上,融合了公有云的各项服务,从而在保证系统安全快速的同时,也兼顾了性价比、快速扩展能力等等,最终创造出容量可以灵活伸缩的系统处理能力,以及更强的容错能力。

在打造系统化创新机制方面,花旗集团内部建立了从“发现项目”到“发展项目”到“投入应用”的“花旗创新实验室”机制。

据徐勇介绍,3年前,花旗内部的一个项目团队在积极探索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解决基于证券服务业务的痛点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当该团队与花旗创新实验室交流时,发现托管业务正寻求类似的解决方案。该团队与创新实验室共同进行了项目评估与孵化,并在项目雏形取得业务部门认可后,承担了推动项目落地的责任。最终,团队搭建起基于微服务(MicroService) 的分布式平台,应用文本分类、命名实体识别、信息抽取和检索、图像识别等前沿机器学习技术,在接下来的2年内帮助托管业务在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实现了外汇交易分类和信息抽取、交易业务邮件查询及处理等场景的自动化。

关注系统开放、数据安全

长期以来,服务跨国企业、搭建“桥梁金融”,是国际性银行集团的业务优势所在。而若想与全球任何一个地区进行商业往来或在任何一个市场进行资本投资,离不开技术与数据的支持,对银行系统的开放性、数据的安全性也提出更高要求。

从花旗经验来看,徐勇介绍,在保证数据安全并被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全球企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方向客户通常希望花旗能够提供定制服务,并要求将自己的API接入到银行系统中。而花旗集团基于云平台、微服务机制的API,则能够为企业提供各式功能,或将多种数据连接起来。

“现在,一些大型企业、机构在和银行对接时,首先关注的是如何和我们的系统连接起来。”徐勇认为,目前,打造开放式银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针对开展跨国业务可能面临的各国法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花旗金融信息则通过明确各地营运标准,并在各国建立不同数据中心存放数据等方式,帮助业务部门实现合规经营。

“像欧盟有《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数据监管、个人隐私保护有很多设定。我们会在设计不同地区系统时做好预留,一旦某个地区引入类似监管,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调整。”徐勇说。

金融科技人才需掌握一门编程语言

随着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以来,对核心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自去年以来,各类商业银行纷纷撒出求贤“英雄帖”,花旗金融信息也在紧锣密鼓地吸引人才。

“无论是国内大行还是外资银行,开发、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热门技术都严重依赖科技人才。”徐勇明确表示,花旗金融信息将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而对于金融科技人才应具备的素养,徐勇指出,科学精神以及探索未知的能力是关键。此外,对于有志从事金融IT科技的人,至少需要深入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一种主流的技术框架。

今年4月,花旗集团宣布对全球个人银行业务进行重组,计划退出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但花旗金融信息表示,尽管花旗集团在全球部分市场调整个人银行业务,信息科技建设方面不仅没有受到影响,未来还将在中国市场投放更多职业机会。

“我们将进一步和集团内部遍布全球的研发中心、创新实验室一起打造更多基于智能化、云平台的创新项目。在今后几年内,我们预计每年会有300到400个新增职位需求。”徐勇告诉记者。


花旗金融信息:将在中国吸引更多科技人才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7-21

□实习记者 许予朋

“花旗是一家拥有金融牌照的科技公司。金融科技人员与持续的金融科技创新,将会是推动金融业务转型的一个关键动力,最终会为我们的客户、为社会更好地创造价值。”近日,花旗金融信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金融信息”)总经理徐勇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采访时表示。

花旗金融信息是花旗集团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服务于花旗内部业务和技术研发,服务对象包括中国业务在内的花旗全球业务,其规模在花旗集团全球17个战略级研发中心中排名第二。

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工具箱”日渐丰富。对于外资银行而言,中国是金融领域科技创新的热土,在中国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能为全集团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

“创新实验室”助力技术、业务融合

“金融科技创新有几个重要趋势:智能化、云平台,以及创建一个系统化的创新机制。”徐勇说,花旗集团在科技领域的探索主要聚焦在这三个领域。

智能化方面,花旗金融信息积极使用人工智能,为银行解决智能推荐、价格波动预警、业务流程自动化等问题。同时,在多业务领域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升银行效率。

“以前,客户消息来了后,投资交易员需要提炼重点信息,到各个系统中将信息汇总后作出判断,再答复客户。使用了我们设计、研发的‘个人信息助理’系统后,系统收到客户信息会自动分析出客户关心的要点,然后通过内部系统将不同的数据源或信息源筛选、汇总出来,有机组合一个整体,展现在交易员的屏幕上,这样交易员可以快速作出判断、分析并迅速答复客户。”徐勇介绍。

云平台建设方面,花旗集团在搭建私有云的基础上,融合了公有云的各项服务,从而在保证系统安全快速的同时,也兼顾了性价比、快速扩展能力等等,最终创造出容量可以灵活伸缩的系统处理能力,以及更强的容错能力。

在打造系统化创新机制方面,花旗集团内部建立了从“发现项目”到“发展项目”到“投入应用”的“花旗创新实验室”机制。

据徐勇介绍,3年前,花旗内部的一个项目团队在积极探索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解决基于证券服务业务的痛点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当该团队与花旗创新实验室交流时,发现托管业务正寻求类似的解决方案。该团队与创新实验室共同进行了项目评估与孵化,并在项目雏形取得业务部门认可后,承担了推动项目落地的责任。最终,团队搭建起基于微服务(MicroService) 的分布式平台,应用文本分类、命名实体识别、信息抽取和检索、图像识别等前沿机器学习技术,在接下来的2年内帮助托管业务在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实现了外汇交易分类和信息抽取、交易业务邮件查询及处理等场景的自动化。

关注系统开放、数据安全

长期以来,服务跨国企业、搭建“桥梁金融”,是国际性银行集团的业务优势所在。而若想与全球任何一个地区进行商业往来或在任何一个市场进行资本投资,离不开技术与数据的支持,对银行系统的开放性、数据的安全性也提出更高要求。

从花旗经验来看,徐勇介绍,在保证数据安全并被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全球企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方向客户通常希望花旗能够提供定制服务,并要求将自己的API接入到银行系统中。而花旗集团基于云平台、微服务机制的API,则能够为企业提供各式功能,或将多种数据连接起来。

“现在,一些大型企业、机构在和银行对接时,首先关注的是如何和我们的系统连接起来。”徐勇认为,目前,打造开放式银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针对开展跨国业务可能面临的各国法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花旗金融信息则通过明确各地营运标准,并在各国建立不同数据中心存放数据等方式,帮助业务部门实现合规经营。

“像欧盟有《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数据监管、个人隐私保护有很多设定。我们会在设计不同地区系统时做好预留,一旦某个地区引入类似监管,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调整。”徐勇说。

金融科技人才需掌握一门编程语言

随着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以来,对核心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自去年以来,各类商业银行纷纷撒出求贤“英雄帖”,花旗金融信息也在紧锣密鼓地吸引人才。

“无论是国内大行还是外资银行,开发、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热门技术都严重依赖科技人才。”徐勇明确表示,花旗金融信息将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而对于金融科技人才应具备的素养,徐勇指出,科学精神以及探索未知的能力是关键。此外,对于有志从事金融IT科技的人,至少需要深入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一种主流的技术框架。

今年4月,花旗集团宣布对全球个人银行业务进行重组,计划退出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但花旗金融信息表示,尽管花旗集团在全球部分市场调整个人银行业务,信息科技建设方面不仅没有受到影响,未来还将在中国市场投放更多职业机会。

“我们将进一步和集团内部遍布全球的研发中心、创新实验室一起打造更多基于智能化、云平台的创新项目。在今后几年内,我们预计每年会有300到400个新增职位需求。”徐勇告诉记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