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搭建“菜园”与“菜篮”的数字桥梁

发布时间:2021-07-21 08:17:16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金融科技突飞猛进,出现了不少创新技术应用。“透视新科技”栏目,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认识和了解科技为金融行业带来的新变化,让读者在轻松、趣味阅读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姜文娟 记者 姚慧

一款定制的APP平台,把菜农和收购商的交易结算接入“云端”;一台功能全面的智能POS,集支付结算、存款理财于一体,菜农足不出户享受金融便利;一个全新升级的惠农通服务点,为全域菜农精准画像,对金融需求精准定位,绘制蔬菜产业金融服务的全景图。

全国农业看山东,全国蔬菜看寿光。身处蔬菜之乡的农行山东省寿光市支行,积极搭建蔬菜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全力构建“网点+惠农通服务点+信息员”服务体系,建立起了基于“农业农村数据链”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链”。

一个平台“带活”蔬菜交易链

每年盛夏高温季节,菜农都会利用这个机会采取高温闷棚消毒,消除病菌、杀灭虫卵、清除杂草,减少病虫草害的基数,为接下来的蔬菜育苗和移植打下良好的土壤基础。进入“闷棚期”前夕,在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胡营西庄子村的佩琪蔬菜专业合作社,前来交易的菜农络绎不绝。

菜农刘瑞强刚把棚里最后一批长茄放到智能地磅上称重,蔬菜重量和价格实时上传至平台,村支书兼合作社负责人刘志军拿出手机点了点,菜款即时转入刘瑞强新开的农行账户。

“平台上线后,收菜再也不用守着秤砣拿着纸笔记账了,菜农过完地磅,我只要用手机核对下转账就行。”刘志军乐呵呵地说。

刘志军提到的平台,是农行寿光市支行为蔬菜交易市场上线的“点水蜻蜓”综合收银台。近年来,寿光蔬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但多年形成的传统模式根深蒂固,蔬菜交易面临人工称重、手工记账、现金结算等复杂流程,菜农更是存在被打白条、压低菜价等困局。

农行寿光市支行依托金融科技,全力打通堵点,量身打造的交易平台满足了收购点日常管理、交易监测和线上支付需求,实现收购点与菜农交易资金的闭环运行,在“菜园子”与“菜篮子”之间搭建起数字桥梁。截至目前,该行已为115家蔬菜交易市场上线平台,绑定下游菜农4862个。

一个服务点“撬动”末端需求链

以蔬菜交易平台为基点,农行寿光市支行开启了蔬菜交易市场与新型惠农通服务点合作创建的全新尝试。

“依托镇(街区)党委,我们优选蔬菜交易市场、村两委成员,将其打造成为农行惠农通服务点、专属信息员,胡营西庄子村和村支书刘志军就是最早一批入选的。”农行寿光市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杨兵表示。

“村里的服务点安装了智能POS,老少爷们在家门口就能办业务。我这个信息员最近也没闲着,协助农行进村建档,摸清菜农资金需求。”刘志军表示,这一个服务点覆盖了整个胡营西庄子村160多户菜农的金融服务。

农行构建的“网点+新型惠农通服务点+信息员”服务体系,打通的正是普惠金融领域的“拦路虎”,一头连着金融的好政策,一头连着农民的服务难。在这一服务体系下,服务点成为网点延伸服务半径的落脚点,信息员成为服务点辐射金融服务的支点。

目前,农行寿光市支行已与619家蔬菜交易市场、蔬菜合作社签订协议,预计年内将集中打造200家核心新型惠农通服务点,构建起“连点为线、编线成网”的乡村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一份规划“串起”金融服务链

经过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农行寿光市支行服务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应运而生,即以新型惠农通服务点为敲门砖,同步提供“强村贷”、村集体经济组织开户、农户信息建档和惠农e贷等产品,全面打造村级金融服务“新生态”。

“今年合作社打算新建12个高标准大棚,筹措资金是当务之急,农行立即为我们申请了‘强村贷’,利率低,还有财政补贴。”据刘志军介绍,“强村贷”是农行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定向提供的信贷产品。

与此同时,为解决菜农生产资金难题,农行寿光市支行依托大数据图谱,实施整村农户信息建档,批量发放蔬菜产业“惠农e贷”。如今,在寿光享受信用、授信、利率评定等上门服务,足不出户申请线上贷款的菜农有240多户,涉及金额2.7亿元。

以点带面赋能蔬菜产业链的经验,迅速从寿光的田野走向全省各地,蔬菜之乡的“金融样板”正在全面铺开。

 


搭建“菜园”与“菜篮”的数字桥梁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7-21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金融科技突飞猛进,出现了不少创新技术应用。“透视新科技”栏目,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认识和了解科技为金融行业带来的新变化,让读者在轻松、趣味阅读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姜文娟 记者 姚慧

一款定制的APP平台,把菜农和收购商的交易结算接入“云端”;一台功能全面的智能POS,集支付结算、存款理财于一体,菜农足不出户享受金融便利;一个全新升级的惠农通服务点,为全域菜农精准画像,对金融需求精准定位,绘制蔬菜产业金融服务的全景图。

全国农业看山东,全国蔬菜看寿光。身处蔬菜之乡的农行山东省寿光市支行,积极搭建蔬菜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全力构建“网点+惠农通服务点+信息员”服务体系,建立起了基于“农业农村数据链”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链”。

一个平台“带活”蔬菜交易链

每年盛夏高温季节,菜农都会利用这个机会采取高温闷棚消毒,消除病菌、杀灭虫卵、清除杂草,减少病虫草害的基数,为接下来的蔬菜育苗和移植打下良好的土壤基础。进入“闷棚期”前夕,在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胡营西庄子村的佩琪蔬菜专业合作社,前来交易的菜农络绎不绝。

菜农刘瑞强刚把棚里最后一批长茄放到智能地磅上称重,蔬菜重量和价格实时上传至平台,村支书兼合作社负责人刘志军拿出手机点了点,菜款即时转入刘瑞强新开的农行账户。

“平台上线后,收菜再也不用守着秤砣拿着纸笔记账了,菜农过完地磅,我只要用手机核对下转账就行。”刘志军乐呵呵地说。

刘志军提到的平台,是农行寿光市支行为蔬菜交易市场上线的“点水蜻蜓”综合收银台。近年来,寿光蔬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但多年形成的传统模式根深蒂固,蔬菜交易面临人工称重、手工记账、现金结算等复杂流程,菜农更是存在被打白条、压低菜价等困局。

农行寿光市支行依托金融科技,全力打通堵点,量身打造的交易平台满足了收购点日常管理、交易监测和线上支付需求,实现收购点与菜农交易资金的闭环运行,在“菜园子”与“菜篮子”之间搭建起数字桥梁。截至目前,该行已为115家蔬菜交易市场上线平台,绑定下游菜农4862个。

一个服务点“撬动”末端需求链

以蔬菜交易平台为基点,农行寿光市支行开启了蔬菜交易市场与新型惠农通服务点合作创建的全新尝试。

“依托镇(街区)党委,我们优选蔬菜交易市场、村两委成员,将其打造成为农行惠农通服务点、专属信息员,胡营西庄子村和村支书刘志军就是最早一批入选的。”农行寿光市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杨兵表示。

“村里的服务点安装了智能POS,老少爷们在家门口就能办业务。我这个信息员最近也没闲着,协助农行进村建档,摸清菜农资金需求。”刘志军表示,这一个服务点覆盖了整个胡营西庄子村160多户菜农的金融服务。

农行构建的“网点+新型惠农通服务点+信息员”服务体系,打通的正是普惠金融领域的“拦路虎”,一头连着金融的好政策,一头连着农民的服务难。在这一服务体系下,服务点成为网点延伸服务半径的落脚点,信息员成为服务点辐射金融服务的支点。

目前,农行寿光市支行已与619家蔬菜交易市场、蔬菜合作社签订协议,预计年内将集中打造200家核心新型惠农通服务点,构建起“连点为线、编线成网”的乡村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一份规划“串起”金融服务链

经过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农行寿光市支行服务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应运而生,即以新型惠农通服务点为敲门砖,同步提供“强村贷”、村集体经济组织开户、农户信息建档和惠农e贷等产品,全面打造村级金融服务“新生态”。

“今年合作社打算新建12个高标准大棚,筹措资金是当务之急,农行立即为我们申请了‘强村贷’,利率低,还有财政补贴。”据刘志军介绍,“强村贷”是农行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定向提供的信贷产品。

与此同时,为解决菜农生产资金难题,农行寿光市支行依托大数据图谱,实施整村农户信息建档,批量发放蔬菜产业“惠农e贷”。如今,在寿光享受信用、授信、利率评定等上门服务,足不出户申请线上贷款的菜农有240多户,涉及金额2.7亿元。

以点带面赋能蔬菜产业链的经验,迅速从寿光的田野走向全省各地,蔬菜之乡的“金融样板”正在全面铺开。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