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洁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指导文件,推动探索安全自主可控的金融科技产品,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国内金融政企机构开始探索借助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原有IT系统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国产化改造?
什么是数据库国产化?通俗来讲就是使用国产开源系统,对金融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国产开源化的替换。
数据库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基础物料,是支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根本,各种利用数据分析而来的应用场景,都是通过庞大数据资源进行计算的结果。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发表的《新基建要促进构建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体系》中,他预测到2025年,“大数据中心”板块将拉动直接投资近1.5万亿元,带动投资近3.5万亿元,市场空间巨大。除了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显著意义,数据库自主化未来的商业发展空间巨大。
陆金所数据库国产开源化项目负责人王英杰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采访时表示,“我们对数据库国产开源化的改造是基于对未来十年趋势的判断,国家层面已经要求国内的金融机构在未来5-10年内,在金融系统上实现包括服务器芯片、底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这些核心组件的国产化;同时,金融系统数据库国产开源化改造是所有组件里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挑战最大的,而数据库国产化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我们重点推进的数据库国产化项目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的。”
中兴通讯相关技术专家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传统金融IT架构面临着海量的高并发响应的挑战,国产数据库有必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来保障金融科技的安全和效率。当前,人们频繁使用手机进行支付,移动支付在银行的交易占比越来越高。从银行系统的角度来看,所承担的业务量将是海量式的增长,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金融行业数据安全、业务安全方面的风险。专家认为,应对挑战,关键之一就是发展国产数据库。
数据库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相当于金融科技的“引擎”,但这个“引擎”一直没能国产化。行业达成共识的是,国内企业应在数据库领域建设自己的品牌。具体来说,业务、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厂商提供技术,金融行业参与方提供应用场景,通过共同探讨、分享数据库的核心技术和应用实践,制定技术路线和标准,加速我国数据库产业的发展。
如何迁移?
数据库是金融公司后台系统的核心组件。据了解,不少互联网厂商都在加速布局国产数据库,比较典型的是腾讯对外透露其自研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 TDSQL。目前国内真正意义上在金融系统完全实现自主可控的公司如微众银行,还有陆金所。
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数据库国产化在金融行业的需求强烈。因为金融系统的数据库国产化改造是所有组件里面风险最高包括技术难度挑战最大的。“我们想在国内的金融行业里面率先研发和探索出一条金融系统数据库国产开源化改造的方案,并把这个方案最终落地实施成功,所以2018年就开始做这件事。”王英杰说道。
这两年,陆金所在国产数据库项目上做了大量实践和测试。“如果把陆金所比作一台在高速上运转的时速200码的汽车,不影响用户交易的前提下,将原有的商业数据库,切换到自主研发的开源数据库,其难度不亚于在汽车高速行驶中,更换一台发动机。”王英杰表示,目前陆金所正在金融行业数据库国产化项目上发力。
据了解,历时两年,陆金所数据库团队于2020年实现了100%数据库国产开源化、自主化,整个过程“0失误”、客户“0感知”。经过精细打磨,陆金所开始尝试通过标准化、智能化的数据库国产开源化产品,对外技术输出赋能,助力金融企业实现数据库自主可控。
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开发部副总经理兼系统总架构师缪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陆金所在数据库国产开源化方面的应用的确已经拓展了很远。个人觉得尤其出色的是在整个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无论是方案的设计、开发的规范,随处可见各种处置风险的小细节,这也充分体现了陆金所技术团队的整体实力。”
数据库国产化迁移对金融机构有何意义?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数据库国产化有几大优势:首先,如果把国外的商业数据库替换掉,对整个金融核心系统的运营成本来说会大幅下降。比如,整个陆金所在数据库国产化之后,数据库运营成本就降到了之前的20%左右。另外,真的可以实现国家层面要求的自主可控,如果是把整个国外的核心商业数据库替换掉的话,能够保证我们的金融系统进行正常运行,而不用受牵制。
现在包括很多金融公司,对于整个内部的金融系统,要么是通过自己来组建整个研发团队来进行研发,或者通过技术服务供应商把核心系统组建起来。
“国内的金融公司,特别是中小金融公司,在实施数据库的国产开源化改造的过程中,其实没有必要承担技术改造的风险,完全可以借助陆金所这类机构研发的一整套标准化的方案,包括配套的工具产品,加上一些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就可以跟陆金所一样,实现高效、低成本、低风险的落地数据库的国产开源化改造工作。”王英杰表示,“现在这套对外赋能的工具还在进行研发,预计今年上半年会研发完成,完成以后,我们会在平安内部各家公司进行推广,之后把这套产品打造成一套通用化的国产数据开源改造的通用方案,进行全面的商业化推广。”
“我们在研发一整套方案的时候,其实会用很多方案,针对中小金融机构,怎么样让他们的人员在没有技术能力和技术背景的情况下,也能使用这套方案,以快速地把他们的核心系统完成数据国产开源化的改造。” 王英杰介绍,“陆金所在研发过程中花了很多精力去做这件事,我们的用户可能是对核心技术不太熟,但是他最终是要实现数据库国产开源化改造,如何把我们知道的很多比较复杂的技术框架,包括一些可能在生产环境中会踩的坑,都分装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里,客户只要使用这个工具、使用这个产品,就可以平稳地实现想要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开发这套产品的初衷。”
据了解,陆金所在过去两年已经把数据库国产化,从架构改造、并行测试、数据迁移、流量切换、生产验证方面的一整套系统进行标准化,希望未来可以对外技术输出。
□本报记者 苏洁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指导文件,推动探索安全自主可控的金融科技产品,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国内金融政企机构开始探索借助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原有IT系统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国产化改造?
什么是数据库国产化?通俗来讲就是使用国产开源系统,对金融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国产开源化的替换。
数据库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基础物料,是支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根本,各种利用数据分析而来的应用场景,都是通过庞大数据资源进行计算的结果。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发表的《新基建要促进构建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体系》中,他预测到2025年,“大数据中心”板块将拉动直接投资近1.5万亿元,带动投资近3.5万亿元,市场空间巨大。除了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显著意义,数据库自主化未来的商业发展空间巨大。
陆金所数据库国产开源化项目负责人王英杰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采访时表示,“我们对数据库国产开源化的改造是基于对未来十年趋势的判断,国家层面已经要求国内的金融机构在未来5-10年内,在金融系统上实现包括服务器芯片、底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这些核心组件的国产化;同时,金融系统数据库国产开源化改造是所有组件里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挑战最大的,而数据库国产化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我们重点推进的数据库国产化项目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的。”
中兴通讯相关技术专家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传统金融IT架构面临着海量的高并发响应的挑战,国产数据库有必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来保障金融科技的安全和效率。当前,人们频繁使用手机进行支付,移动支付在银行的交易占比越来越高。从银行系统的角度来看,所承担的业务量将是海量式的增长,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金融行业数据安全、业务安全方面的风险。专家认为,应对挑战,关键之一就是发展国产数据库。
数据库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相当于金融科技的“引擎”,但这个“引擎”一直没能国产化。行业达成共识的是,国内企业应在数据库领域建设自己的品牌。具体来说,业务、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厂商提供技术,金融行业参与方提供应用场景,通过共同探讨、分享数据库的核心技术和应用实践,制定技术路线和标准,加速我国数据库产业的发展。
如何迁移?
数据库是金融公司后台系统的核心组件。据了解,不少互联网厂商都在加速布局国产数据库,比较典型的是腾讯对外透露其自研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 TDSQL。目前国内真正意义上在金融系统完全实现自主可控的公司如微众银行,还有陆金所。
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数据库国产化在金融行业的需求强烈。因为金融系统的数据库国产化改造是所有组件里面风险最高包括技术难度挑战最大的。“我们想在国内的金融行业里面率先研发和探索出一条金融系统数据库国产开源化改造的方案,并把这个方案最终落地实施成功,所以2018年就开始做这件事。”王英杰说道。
这两年,陆金所在国产数据库项目上做了大量实践和测试。“如果把陆金所比作一台在高速上运转的时速200码的汽车,不影响用户交易的前提下,将原有的商业数据库,切换到自主研发的开源数据库,其难度不亚于在汽车高速行驶中,更换一台发动机。”王英杰表示,目前陆金所正在金融行业数据库国产化项目上发力。
据了解,历时两年,陆金所数据库团队于2020年实现了100%数据库国产开源化、自主化,整个过程“0失误”、客户“0感知”。经过精细打磨,陆金所开始尝试通过标准化、智能化的数据库国产开源化产品,对外技术输出赋能,助力金融企业实现数据库自主可控。
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开发部副总经理兼系统总架构师缪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陆金所在数据库国产开源化方面的应用的确已经拓展了很远。个人觉得尤其出色的是在整个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无论是方案的设计、开发的规范,随处可见各种处置风险的小细节,这也充分体现了陆金所技术团队的整体实力。”
数据库国产化迁移对金融机构有何意义?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数据库国产化有几大优势:首先,如果把国外的商业数据库替换掉,对整个金融核心系统的运营成本来说会大幅下降。比如,整个陆金所在数据库国产化之后,数据库运营成本就降到了之前的20%左右。另外,真的可以实现国家层面要求的自主可控,如果是把整个国外的核心商业数据库替换掉的话,能够保证我们的金融系统进行正常运行,而不用受牵制。
现在包括很多金融公司,对于整个内部的金融系统,要么是通过自己来组建整个研发团队来进行研发,或者通过技术服务供应商把核心系统组建起来。
“国内的金融公司,特别是中小金融公司,在实施数据库的国产开源化改造的过程中,其实没有必要承担技术改造的风险,完全可以借助陆金所这类机构研发的一整套标准化的方案,包括配套的工具产品,加上一些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就可以跟陆金所一样,实现高效、低成本、低风险的落地数据库的国产开源化改造工作。”王英杰表示,“现在这套对外赋能的工具还在进行研发,预计今年上半年会研发完成,完成以后,我们会在平安内部各家公司进行推广,之后把这套产品打造成一套通用化的国产数据开源改造的通用方案,进行全面的商业化推广。”
“我们在研发一整套方案的时候,其实会用很多方案,针对中小金融机构,怎么样让他们的人员在没有技术能力和技术背景的情况下,也能使用这套方案,以快速地把他们的核心系统完成数据国产开源化的改造。” 王英杰介绍,“陆金所在研发过程中花了很多精力去做这件事,我们的用户可能是对核心技术不太熟,但是他最终是要实现数据库国产开源化改造,如何把我们知道的很多比较复杂的技术框架,包括一些可能在生产环境中会踩的坑,都分装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里,客户只要使用这个工具、使用这个产品,就可以平稳地实现想要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开发这套产品的初衷。”
据了解,陆金所在过去两年已经把数据库国产化,从架构改造、并行测试、数据迁移、流量切换、生产验证方面的一整套系统进行标准化,希望未来可以对外技术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