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金融科技投融资回暖

发布时间:2021-04-21 09:05:41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于晗

近来,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融资活动开始活跃起来。零壹智库发布的《2021Q1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简报》显示,2021年一季度,国内金融科技股权融资数量为62笔,环比增长14.8%,同比增长40.9%;公开披露的融资总额约126.7亿元,环比增长132.9%,同比增长126.7%。

从行业动态来看,4月12日,AI风控技术公司冰鉴科技宣布完成2.28亿元C2轮融资。3月末,AI技术公司百融云创成功登陆港交所,募资38亿;专注于消费金融产业的科技服务商惠瀜科技宣布获得近1亿元B轮融资。今年1月,金融科技企业第四范式宣布完成D轮融资,融资金额7亿美元。

相比当前的火热状态,2020年,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融资都相对处于低谷。据斯坦福大学最新发布的2021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AI Index Report)(以下简称《报告》),自2017年以来,获得融资的AI公司数量连续三年下降——更多的钱被投入到AI公司手中。《报告》认为,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投资者更愿意追热点,而和金融科技相关的反欺诈、银行AI等领域相关的融资虽比2019年有所增长,但绝对融资金额占整个AI行业的融资比重并不高。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毕马威3月份发布的《金融科技动向》提到,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额由2019年的48亿美元下跌至16亿美元,投融资活动严重疲软。

毕马威分析认为,2020年下半年有许多监管草案和政策颁布,包括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互联网贷款的资本杠杆限制、反垄断的相关规定及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等等,令中国的金融科技投融资活动处于“观望”状态。

不过,自2021年初以来,行业投融资形势明显改观。一方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状况明显好转,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较为宽松。另一方面,针对商业银行互联网存款和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涌现一些风险问题,央行、银保监会相继提出新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强化核心风控主体责任,增加自营业务比重,成为大量中小银行的整改和转型方向。但囿于资源和实力的不足,中小银行仍要借助科技公司来提升其自身风控能力和科技运营能力。因而,引入金融科技公司改善风控,促进数字转型成为中小银行的主流选择,这也为赋能B端的金融科技公司带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认为,回顾过去一年,金融科技行业最大变化之一就是金融科技企业的重心有所转移,企业都将目光聚焦在如何赋能传统金融机构,而不是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因此,直接从事借贷相关业务的所谓金融科技公司在新的监管环境下生存愈发艰难。而单纯提供技术,尤其是专注以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企业级服务、为金融机构赋能的公司正在受到更多资本的青睐。


金融科技投融资回暖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4-21

□本报记者 于晗

近来,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融资活动开始活跃起来。零壹智库发布的《2021Q1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简报》显示,2021年一季度,国内金融科技股权融资数量为62笔,环比增长14.8%,同比增长40.9%;公开披露的融资总额约126.7亿元,环比增长132.9%,同比增长126.7%。

从行业动态来看,4月12日,AI风控技术公司冰鉴科技宣布完成2.28亿元C2轮融资。3月末,AI技术公司百融云创成功登陆港交所,募资38亿;专注于消费金融产业的科技服务商惠瀜科技宣布获得近1亿元B轮融资。今年1月,金融科技企业第四范式宣布完成D轮融资,融资金额7亿美元。

相比当前的火热状态,2020年,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融资都相对处于低谷。据斯坦福大学最新发布的2021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AI Index Report)(以下简称《报告》),自2017年以来,获得融资的AI公司数量连续三年下降——更多的钱被投入到AI公司手中。《报告》认为,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投资者更愿意追热点,而和金融科技相关的反欺诈、银行AI等领域相关的融资虽比2019年有所增长,但绝对融资金额占整个AI行业的融资比重并不高。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毕马威3月份发布的《金融科技动向》提到,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额由2019年的48亿美元下跌至16亿美元,投融资活动严重疲软。

毕马威分析认为,2020年下半年有许多监管草案和政策颁布,包括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互联网贷款的资本杠杆限制、反垄断的相关规定及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等等,令中国的金融科技投融资活动处于“观望”状态。

不过,自2021年初以来,行业投融资形势明显改观。一方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状况明显好转,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较为宽松。另一方面,针对商业银行互联网存款和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涌现一些风险问题,央行、银保监会相继提出新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强化核心风控主体责任,增加自营业务比重,成为大量中小银行的整改和转型方向。但囿于资源和实力的不足,中小银行仍要借助科技公司来提升其自身风控能力和科技运营能力。因而,引入金融科技公司改善风控,促进数字转型成为中小银行的主流选择,这也为赋能B端的金融科技公司带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认为,回顾过去一年,金融科技行业最大变化之一就是金融科技企业的重心有所转移,企业都将目光聚焦在如何赋能传统金融机构,而不是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因此,直接从事借贷相关业务的所谓金融科技公司在新的监管环境下生存愈发艰难。而单纯提供技术,尤其是专注以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企业级服务、为金融机构赋能的公司正在受到更多资本的青睐。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