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从五个浪潮看保险业的未来

——对话瑞再中国区总裁陈东辉

发布时间:2019-05-27 09:19:19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作为拥有20多年保险业高管经历,并拥有中国和海外保险领域从业背景的专家型领导者,瑞再中国区总裁陈东辉视野开阔,思想极具穿透力,善于从长期趋势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为此《中国保险报》开辟《东辉论保险》栏目,以采访对话的形式将他的思考展现给大家。敬请关注。

陈东辉

□记者 赵辉 杜亮 实习记者 许予朋

如何理解去年寿险业的波动

《中国保险报》:目前中国的寿险业波动还是挺大的。怎么看待、理解保险业的这种波动性?

陈东辉:一方面,我还是比较赞同您这个观察的。这种周期性的起伏在各个国家的保险业都能看到,它不是一个线性增长,它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有时候增长快点,有的年份增长慢一点,很正常。但是另一方面,就我个人观察,去年的负增长是一个异常的因素,即在长期的趋势里面一个偶然的小小波动。这种异常主要体现了行业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从原来的高现价理财型产品转向了纯保障型产品。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原来的业务有所下降,新的业务才刚刚开始增长,因而出现了这么一个短期的波动,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保障型业务本身出现了负增长。如果进一步解读这些数字,纯保障型业务,比如健康险、终身寿险,都在高速增长过程中,只是原来的那些理财型业务,比如说分红险、万能险,因为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及在整个行业回归保障的大环境下,出现了偶然性的、阶段性的变轨。

五个浪潮中看中国保险业

《中国保险报》:您如何看待整个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陈东辉:我们未来增长的空间非常巨大,还有几拨高速增长浪潮。现在,我们刚刚结束第一个高增长浪潮。

第一个浪潮是大家都稍微有一点点钱了,先买个车,然后有了钱以后还想保值增值,搞一点理财。增长点在产险里是车险,在寿险这边是理财型产品,是储蓄替代的理财型产品,因为银行利率低,保险这边给的回报高。我觉得第一个阶段是对过去这十年的一个非常准确的描述。产险里除了车险,其他的险种都没有发展起来,寿险以理财型产品、储蓄替代型产品为主。

我们现在处在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大家再有点钱,开始担心看病与医疗这两个大问题。所以我们判断第二个阶段,在寿险这边,完全是以各种形式的健康险为主导,无论是医疗还是大病领域,健康险成为了现在的主流;在产险这边,则靠的是政府的支持与推动。只要政府法规强制,提供保费补贴,这些保险就发展得快。所以大家才看到农险增长得快、责任险增长得快、工程险增长得快。所以我们现在尚处在第二阶段,即寿险以健康险主导,产险以政府补贴为主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估计还将延续三至五年。在这一阶段,大家关注的是看病,因为这是一个大问题;政府也在不断地引入商业保险机制以解决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问题。

之后,当个人家庭再有点钱了,车也买了,医疗看病问题也解决了,担心什么呢?担心养老。我们认为第三阶段会是一个终身寿险、定期寿险、年金、养老金为主导的一个增长阶段。因为看病一旦解决了,大家就会关心老了,怎么办?靠政府可能还是不够的,大量的寿险需求将会涌现出来:我要买终身寿险、买定期寿险、买商业养老金、年金等。我们认为第三阶段对产险来说将是等待期。

第四阶段,大家更有钱了,看病也解决了,养老也解决了,会开始担心打官司,担心声誉风险。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开始重视声誉风险,所以我们感觉责任险——纯粹商业性的责任险,不是政府补贴的责任险,将是第四阶段的增长点。比如说董事的责任险、律师的责任险、医生的责任险、雇主的责任险。这一阶段,每个人的财富都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每个人的声誉都重要,一吃上官司就等于白干了,所以这一部分的保障需求会被充分激发,构成第四阶段。

第五个阶段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是在大家更有钱的时候,所有的风险基本上都保障到位了,开始担心什么呢?担心自然灾害,特别是低频的、发生概率特别小的,但有可能对个人财务带来冲击的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洪水等。事实上,在前面这些保障充分解决之前,大家是不会把闲钱拿出来去解决什么低频的地震问题、洪水问题的。当前面的保障得到满足后,才将进入最后一个阶段。

这几个阶段是叠加的,所有的险种都在发展,但是一浪高过一浪。对这几个发展阶段的判断,既是根据西方成熟的保险市场分析出来的,也是随着财富不断积累、大家保险意识逐步增强而自然演进的一个过程。按照这五个浪潮来分析判断,现在整个保险业高速增长的黄金期才刚刚开始。我们的第一个浪潮刚刚结束,刚刚来到第二个浪潮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家关心起医疗、重疾,每天讨论的重点是买重疾险、医疗险。

如何才能真正回归保障

《中国保险报》:现在各个保险公司都提出“回归保障”,您认为如何才能真正回归保障?

陈东辉:我认为在回归保障的过程中,监管推动无疑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根本上,更需要保险公司自身产生这样的意识;另外,整个保险消费者群体必须真正有保障类产品的需求,保险业才能够真正回归保障。

现在还没有到达回归保障的理想状态。但是我们也看到,现在的市场条件已经日渐成熟了。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资本市场的波动性会推动一些保险公司回归保障,推动一些保险消费者考虑买保障型的产品。今天资本市场在震荡,外部经济环境也处于高度的不确定中。在这种情况下,卖理财型产品不可能再保证旱涝保收。这会推动一些保险公司踏踏实实地去卖保障型产品。此外,一些保险消费者也会发现,我以前买理财型产品保赚不赔,现在做不到了,是不是还是买一些保障型的产品,更能解决我的需求?

国外发达市场的经验表明,保险行业要真正能被消费者认可,必须经历几个大的经济周期。也就是说,要在经济下行、甚至经济危机过程中,保险公司展示出财务的稳健性,为买了保险的人提供保障,而没买保险,光投资、储蓄的人在经济危机来临时体会到了挑战。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真正认识到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得更多地考虑保障,而不是光想着多赚钱。这样一来,自然而然,整个社会就会从投资理财走向一个相对比较均衡的状态:那就是一部分钱去投资理财,一部分钱来解决保障问题。

我们的保险业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实际上直到现在,一些寿险公司还是觉得自己是投资高手,更多地想着通过理财产品,从好项目中获得高回报。可以理解,这些都是进化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但终有一天,大家会认识到,保险业安身立命之本还是在于体现稳健性,体现穿越周期的能力,为社会创造其他行业所不能替代的价值。事实上,越是在不确定性大的时候,社会越需要我们。回归保障这个共识应该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正在往这个方向走,同时这会是一个比较漫长而自然的过程,

这方面,我在瑞士再保险体会颇深。瑞再认为保险公司的投资应该是一种被动投资,完全根据负债端与未来现金流进行严格地匹配,也就是说投资项目、期限、流动性要跟公司的负债端,包括什么时候要给客户付多少钱,完全匹配起来。这是首要的。至于说匹配以后能多一点回报,那是一个额外的好处,不能作为目的,保险永远是第一位的。

瑞再认为,客户之所以相信一家保险公司,是因为在别人都没钱的时候,你能够把钱拿出来赔给客户。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你是最稳健的,而这种稳健来自于你投资上的严格计划。市场再有吸引力,你也不能偏离了你的原则,失去了与负债端的匹配。记得有一年我去总部开会,大家说我们今年年底的投资回报率有可能达到3.5%,这与我们的风险偏好已经偏离了,有点太高了。考虑到目前的利率与市场基准水平,大家感觉我们的配置有点过于激进,所以那一年对匹配的风险收益进行了调整,达到3%左右,让我们更稳健、更安全。

《中国保险报》:目前,还有一些保险公司在摇摆,受投资市场的牵引来做它的产品策略,就是去年投资收益下滑了,马上回归保障,新的一年投资收益上涨,马上就想投资。您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陈东辉: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原因。一是股东观念,一些保险公司的股东观念还是错误的,还认为申请一个牌照,搞一家保险公司,就是搞一个融资平台,通过卖保单进行圈钱。大家都是投资大师,都是巴菲特,都可以获得很高的回报。我们接触过一些小型保险公司的股东,这种错误的观念还没有改变过来。另外一方面是产品回报,就是我们处在一个转型过程当中,还不能够完全保证真正的保障型产品的回报。也就是说,产品设计还没有完全把握好既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又要能够确保保险公司的利润之间的平衡。所以一些保险公司不得不依赖投资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甚至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保险的主业,去搞价格战,哪怕保险亏了,通过投资来弥补。这就导致了策略上过度押宝在投资上了。

健康险:回归服务和健康管理

《中国保险报》:在健康险领域,很多保险公司抱怨,成本太高,差异化能力弱,很难盈利,这是为什么?

陈东辉:我认为行业能够做的技术服务或者成本管控比较初级,起的作用仍然有限。大家都在努力,通过增加某些技术手段,做一些健康管理,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问医院能不能把我的系统延伸进去帮助管控医疗成本。可是真正能够起的作用是非常小的,更多的还是在把钱收进来,然后出了问题赔出去,做一个“出纳”、“报销”的工作,没有体现出专业的价值。

当前,大家都在讨论这样的项目:比如跟医院合作把成本费用降下来,或是通过某种可穿戴设备帮助客户做好健康管理,把健康风险降下来。虽然看到一些小小的进展,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对于整个健康险消费群体,保险行业能够提供的价值、能够提供的服务还处在初级阶段。

记得上次我见到一个医院的主任,他明确跟我说:社保来找我们,我们是很重视的,因为社保负担了大部分的医疗成本。它的政策变化,怎么跟它协作,这于我是重要的事儿,而且病人也非常看重这些。但是商业保险对我来讲作用有限,因为在我们的整个成本里,只有8%是商业保险来负担的。更不要说各家保险公司各自为战,每家保险公司都想单独合作,把自己的系统伸进医院来做控费,事实上分到每家保险公司可能只是1%、2%的成本,我们怎么可能投入精力进行系统对接呢?

不难发现,问题一个是商业健康险整体规模太小、占比太小;另一个是行业没有形成一致的声音,各家保险公司各自为战。以上这个主任的话很有代表性。今天,商业健康保险刚刚起步,还只起到一个辅助性的作用,并且行业还没有形成共同的声音去跟医院对接,来搞协同,所以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保险报》:目前,中国健康险发展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比如好多产品比的都是价格,保险公司利润空间很少甚至亏损,所以风险很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东辉:我觉得确实有这个趋势,就是产品简单化,大家纯粹拼价格。特别是一些中小财险公司、寿险公司,通过网上渠道销售,由于网上渠道不容易解释很复杂的产品,就只能拼价格,比如别人的产品300块,我搞250块,别人保50种病,我保100种病,免赔额拿掉,等待期缩短等等。

可是未来,我们更看好科技手段的引入。真正能够在未来竞争当中胜出的,就是能够准确地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和控制风险的公司。换言之,现在其实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问题是,能不能不走捷径,踏踏实实地做这些慢工细活、很辛苦的事?

技术控制风险的方式在国外已经开始操作了,比如给客户带个手环,每天可以监测指标,帮助客户做好健康管理;比如说坚持每天跑多少步以上,保费即给与优惠;还比如说,如果血脂指标能够控制在多少之内,就可以增加保额等等。这是未来真正的方向所在。这种动态定价的产品被称为“新寿险”产品,即跟健康管理结合起来的新产品。我认为如果在这方面真正投入,客户真正认可,未来的竞争优势将很难被打破。它不再需要去跟人家拼价格了,因为客户真正享受到这个产品带来的价值——提高了生命质量,降低了健康风险。这是别人保费便宜20块钱后根本不可能去比较的,所以这是真正的方向所在。虽然抄近道、先走量的这种思维目前还是比较普遍,但是这种情况终究会过去。现在,有一些再保公司已经没办法提供再保支持了,因为健康险价格降低的程度以及保障扩大的程度已经造成保费不足。保费不足,再保买不到,很多小公司完全自己承担了价格战的风险,最后会赔得很厉害。所以短期之内大家去拼一拼价格,长期最终还是得回归到服务和健康管理上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