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

——《中国保险报》中国保险家咨询委员会思想沙龙暨茶道燕梳下午茶第四期观点摘登

发布时间:2018-10-29 11:45:14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赵辉/文 史方舟/摄

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在保险业转型升级的大势中,如何深度挖掘行业价值创造?在新时代,保险企业如何进行自我定位,最终推动自身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0月13日,《中国保险报》中国保险家咨询委员会和茶道燕梳联合举办“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 ——《中国保险报》中国保险家咨询委员会思想沙龙暨茶道燕梳下午茶第四期。30多位保险家、企业高管、专家学者、业内外资深人士聚在一起,深度探讨。这也是保险业第一次对于这个话题的集中讨论。


茶道燕梳创始人 谢跃

茶道燕梳创始人谢跃全程主持此次沙龙。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健做开场致辞,他认为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正当其时。《中国保险报》总编辑于华在沙龙结束的时候做了总结,他提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头脑风暴会,“《中国保险报》将把大家的声音传递给保险行业,乃至行业外的人。”本次沙龙得到了安永的支持。下面是部分嘉宾发言的摘录整理:

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健:

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正当其时

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赵健

中国保险家咨询委员会与茶道燕梳联合主办这次沙龙,谈论“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这在中国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保险业必须转型升级的今天,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保险,从萌芽时期的互助形式逐步发展到海上保险合约,再到火灾保险、人寿保险以及其他保险,直至发展成现代保险,本身就是在不断满足人们保险需求的过程中孕育、发展、壮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不断地价值创造的过程。因为它满足了需求,同时就创造了价值。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当前,我国保险业正在成为健全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如何运用保险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市场机制,发挥其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在天灾人祸面前有效地分散风险,使受损者得以获得经济补偿,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保驾护航?深入讨论“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并形成全行业的共识,可谓正当其时。

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是基础,是有别于其他行业的显著特征。前几年,由于一些险企在经营理念上过度的投机性与功利性,偏离了保险的保障基础,让整个行业萌生很大的风险,这也影响了保险业价值的发挥。这两年,监管机构在着力纠偏,就是要正本清源,让保险业回归初心,回归到价值创造的本质上来。

中国保险家咨询委员会是《中国保险报》主办的一个联谊交流平台,其宗旨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寻找、发现和深入讨论保险业发展中的真问题,更希望讨论的结果能够发挥它应有的正能量。

“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是一个非常严肃和厚重的话题。非常高兴这次能有这么多保险家和学者参与话题的讨论。也非常感谢安永对本次活动的支持,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带动更多业界同仁深入思考这个话题,更好地挖掘和提升保险业的价值创造,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服务。

知名保险学者王和:

保险业迫切需要理论与文化建设

知名保险学者 王和

这次活动确定的“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主题非常有意义。未来中国保险将如何发展?的确值得当下的保险人做一个更全面和深入的思考。

今天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表象的东西,如行业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内涵价值、开门红、车险领域的不良竞争等。但是透过这些表象问题,可以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总体而言,保险行业发展到今天,走得太快了,而灵魂却没有跟上,因此,我们需要放慢脚步,让灵魂赶上。

我理解的“灵魂”,就是行业发展的理论和文化问题。就理论而言,理论指导实践,离开了理论的实践,多半是盲目的实践。就文化而言,就是“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因此,我认为在这个时点,茶道燕梳、《中国保险报》中国保险家咨询委员会发起这次活动,这本身就意味着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尤其是在座的资深从业者,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反思的一种觉悟。

今天,随着保险科技的加速发展,保险业在价值创造上,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一是从等量管理到减量管理。传统的保险经营是建立在“等量管理”的基础上,在未来的社会风险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制度和科技创新,更好地发挥保险的“正外部性”,强化事前和过程的风险防控,实现价值创造,做好“减法”,全面降低社会存量风险暴露,这是基于价值创造的经营理念。

在保险的科技创新,实现“减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行业内部,通过科技创新,不断降低运营成本,特别是营销和理赔成本;二是关注行业外部,通过科技创新,更好地发挥保险的“正外部性”作用,不断提升社会风险管理的效率。

二是相互保险。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已经进入了“消费者主语”时代。科技带来重要变化是信息民主与技术平等。传统企业说要“以客户为中心”,其主语还是企业自己。但未来企业需要面对的是:消费者已然在中心的时代。

消费者中心时代,将呼唤相互保险的回归,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助推力量,就是区块链。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将迎来相互保险的2.0时代,从而大幅度提升保险的性价比。这就是保险业的价值创造力的展现。

就保险业的价值创造问题,产品的性价比是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因为,保险业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和其他金融业态平行存在。所以,必须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长久生存与发展。

 

东吴人寿总裁徐建平:

保险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

东吴人寿总裁 徐建平

按照价值理论,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一个行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

金融的本质是跨时间和空间的资源配置。通过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换,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管理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等作用,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进社会总体效益。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包括保险业在内的金融业,不仅是价值转移者、价值发现者,而且也是价值创造者。金融也即资金融通,其核心功能是中介,但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演进,已逐步由价值转移者,转向价值发现者和价值创造者。金融与经济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重新配置资源,平衡供给和需求,传导货币流通,管理各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管理,降低交易成本,创造信用和价值,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保险作为金融业的重要分支,既有金融的共同本质属性,也有行业的特质属性,主要体现在它的三大功能: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

风险保障。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相对于其他金融产品,保险的核心功能是风险保障,它通过一整套风险定价和机制安排,解决个体和群体之间的风险互助和互换,实现风险转移补偿、财务规划优化、帕累托改进和社会总体效益的增进。

资金融通。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体现在保险可以通过资金的积累、分配和运用,既服务实体经济,又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既通过价值投资发现价值和提高市场效率,又通过直接投资参与价值创造。

社会管理。保险通过经济补偿功能的发挥,能够促进协调社会各领域运转和有序发展,从而服务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社会化管理进程,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保险业不仅起到了价值转移、价值发现的作用,更承担了价值创造的责任和使命。这也是保险行业长期发展的生存之本、立足之本。

保险业应当面向未来,当好价值创造者:一是以客户为中心,推进价值成长;二是串联产品、场景、服务,加快科技融合;三是整合健康养老资源,发挥保险资金优势,构建平台生态。推进保险价值创造的三大方向,关键在于三个转变:一是从业务到服务,实现产品的服务化、流程化;二是从被动到主动,成为预防型和主动的风险管理者,实现减量管理;三是从单纯的产品生产和销售,转向平台和生态的构建,拓展价值创造方式。


茶道燕梳首席茶道倌 谢志刚教授

 

湖南省财信金控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涛:

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需要差异化的战略

湖南省财信金控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周涛

“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牵涉到每个保险创造的主体。从保险主体创造能力上来讲,主要是从保险公司的资产端和负债端去努力。

从负债端来看,我认为保险公司的价值创造应当体现在其产品上,从主打产品到产品线,到迭代能力。只有产品才能实现保险公司内在的价值追求。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太突出。那么如何规避同质化竞争呢?关键是每个公司要找好定位。每个公司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方式、错位发展空间。我有一个划分的方法,把当前的保险行业公司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大型集团系,包括中国人保,国寿等集团型保险公司,这是巨无霸。在这个序列中他们形成自己的竞争轨迹、竞争规则;第二类包括一些大型央企控股的保险公司;第三类是外资系。国外一些大的保险机构进来后,建立的合资企业,它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第四类是民营系,是由民营企业主导,成立的保险公司。最后一个是地方系。就是由地方政府兴办的一些保险公司。

这五大类型的每一个优势都不太一样。如果我们找好自己的定位了,就可以在属于自己坐标系的对标过程中,寻求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业务,创造自己的价值。而且,我建议监管也要对于不同类型的保险企业进行分类的考量,做到差异化监管,这才能促进行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实现。

从资产端来看,保险行业走到今天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可以去聚焦某一个行业的发展,实现这个行业当中我们保险的话语权,我觉得就是养老行业。保险公司可以很多方式,通过不同渠道,聚焦挖掘这个领域的价值创造,最终打造我们的产品链条,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

市场逻辑意味着要有利他之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 朱俊生

挖掘保险业价值创造,有赖于每个参与主体个体观念的改变。个体的观念秩序改变了,才能逐步推动制度的改善,从而更好地彰显保险业的价值。

第一,市场是一个基于自愿原则的合作秩序。市场的逻辑意味着有利己之心,必须首先有利他之行。因此,秉持市场逻辑一定有价值创造。但强盗逻辑,如去寻租,就没有价值创造。拓展市场的合作秩序要求秉持价值创造的市场逻辑,摒弃强盗逻辑。

第二,保险机制是市场合作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具有经济补偿、给付、风险管理以及资金融通等功能,是合作的市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金融(包括保险)脱实向虚现象是存在的,但更多的是表象,根本原因是一些制度性的缺陷造成了市场合作秩序的破坏与异化。

第四,中国保险业价值创造空间非常大。从经济保障角度看,财产险和人身保险都存在巨大的保障缺口。从风险管理角度看,财险领域的防灾减损和人身保险领域的健康管理等才刚刚起步。从资金运用角度看,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的机构投资者的角色也有待进一步发挥。因此,保险业发展与价值创造的潜力很大。

第五,重视保险科技在价值创造中的巨大作用。保险科技带来的不仅是渠道变革、场景创造,更是全面赋能以及连接与融合相关生态。保险科技已经在重塑保险业的各个价值链,在价值创造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保险科技在增量市场的价值创造功能已经初步显现,未来还将在存量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六,以制度性改革提升保险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要推动保险业的产权改革,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基础;提升保险业开放的水平,用开放倒逼改革;推动监管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形成硬性的市场约束机制;加强法治建设,保护产权,改善营商环境,充分彰显保险市场的企业家精神。

第七,良好的市场合作秩序需要弘扬参与者的敬畏之心与信仰。科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人在干,网在看,云在算”,但并不能根本上解决市场主体的内在约束问题。市场参与者的伦理状态直接影响市场运行的效果。如何让每个市场主体在行动中都能感受到“公正的旁观者”的存在,学会在规则之下的自律与自我约束,关系到市场主体自由的拓展。

天安财险董事长郭予丰: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区分和是否进行价值创造无关

天安财险董事长 郭予丰

今天大家谈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我联想到之前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争论,今天很多人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立起来,认为虚拟经济就是玩虚的,这是有问题的。我认为无论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关键是看它是否创造价值。

一些人认为保险业属于虚拟经济,因此不属于价值创造者。这里我想更正的是,曾提出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区分和是否进行价值创造概念无关。

如果从价值转移还是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保险业是创造很大价值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而保险业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当前老百姓最基础,最广泛的需求之一,因此,保险业毫无疑问就是个价值创造者。事实上,保险业的价值创造虽然没有体现在实体产品上,而是更多体现在各种保障与风险管理服务上。当你受灾后,及时获得保险补偿时;当你投保后,你就可以安心使用车辆时,这就是保险业的价值创造。我是从实体企业转行到保险业的,从上个世纪至今曾在多个工厂当厂长。过去没有保险时,一旦发生人员、火灾等重大事故,对企业来讲就是过不去的坎,晚上不敢睡觉;有了保险以后,企业抗灾能力强了,企业效益有了保障,睡觉就安心了,我认为这就是保险创造价值!

前几年,个别险企在资本市场过于激进的行为,影响了社会对保险业价值创造的认可,并引发了外界对于保险企业“野蛮人”的指责,牵连到了整个行业。指责个别险企情有可原,但牵连到整个行业,我认为以个体代替群体,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险资多年来承担着资本市场的压舱石,这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要深入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我们需要从事后宣传到事前宣传,我们很多保险公司都是在企业出事后才大力宣传保险,而国外的保险公司会提前培养客户的风险意识,当客户没有买保险时,就告诉他们出现危险的可能性有多大,并通过大数据告诉客户企业风险点在哪里?甚至帮助客户进行风险点管理,使得企业灾情发生率下降30%以上,企业少损失、保险公司少赔付,这就是很好的价值创造!

众安科技CEO陈玮:

要充分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科技是一个决定性的变量

众安科技CEO 陈玮

我认为,在保险科技时代,要想充分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科技是一个决定性的变量。 今天在保险科技的支持下,保险公司的风控效率、客服效率在迅速提升。大数据解决风控问题,AI技术解决24小时客服的问题,而场景化则让许多保险公司逐渐跳出价格战、费用战的被动局面。这些最终都将转化为客户价值。

在保险科技的驱动下,保险业正走向生态化,整个行业的价值分配正在重构。之前是中介和保险公司的价值博弈,但是现在整个价值链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呈现碎片化趋势,价值在重新分配。你的价值要分配给更多的生态伙伴,比如帮你做风控,伙伴就会收你钱。你只能从生态的视角来考量你所创造的价值,而非博弈视角,只有大家的价值都足够大,你才能够有发展。

除此外,我认为保险企业的价值创造在于客户的认可,客户不认可你的产品和服务,你就没有价值。你必须提供客户通过其他渠道购买不了的,有自己的定位。如:保险业流行代理人模式,但是 90后们谁会坐在代理人面前听他讲一个小时?这时如何高效地交易?可能要借助社交软件等科技手段的力量。

京东金融保险业务部总经理赵大玮:

不洞察客户,难以创造价值

京东金融保险业务部总经理 赵大玮

我认为保险对于老百姓,最大的价值就是给家庭以安全感,保险是非常温暖的。今天一些互联网巨头进入了保险业,希望挖掘保险的价值,需要从业者对于这个行业怀有敬畏之心,对于保险行业的本质、能力额外重视。完全用互联网的逻辑,用流量思维看风控,看精算,看产品,结果无法满足客户的保障需求。保险业要服务于各个行业,要充分发挥价值,则也需要对于行业客户的深度洞察。比如很多保险公司的客户是物流企业。那么它们的员工能否切实和物流工人、司机混在一起,看看自己能够为物流企业带来多少价值?再如,保险业作为社会的稳定剂,在服务于政府端,也是同样道理,现在全国都在重视居民健康,尤其一些贫困地区,更加需要我们帮着做医保补充,做慢病管理和控费,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概率,那么我们能不能帮着设计出来真正符合民生,符合政府需求的产品,能帮政府合理使用资源,控费,又能帮助老百姓减轻压力,也能让商保公司挣到钱。这背后就是在于对于数据的掌握程度,以及处理能力,有海量,多维的消费者数据,以及强大的建模与数据处理能力,是我们进行价值创造的底气。

最惠保创始人陈文志:

我们迫切需要创新

最惠保创始人 陈文志

我是创业者,做互联网车险平台。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保险行业之所以发展这么好,百年长盛不衰,正是因为保险创造了价值。保险绝非仅仅是风险转移,保险业也不是零和游戏。保险是现代化社会的基础。没有保险,很多项目都无从开展。我有朋友做农业投资的,他们的每个项目都需要有保险才敢投资。

保险通过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和风险管理成本来创造价值的。保险要更好发挥价值,就需要有更好的创新环境,这样就可以孕育更多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去解决社会问题。我们的很多市场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今天很多保险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同质化,随着行业向前发展,需要监管给予更多的创新支持,鼓励保险企业走差异化路线,更好地发挥保险的价值。

分子实验室创始人刘扬:

要回到保险的基本原理

分子实验室创始人 刘扬

谈到价值,天然就离不开“道”的层面。要挖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就要回到保险的基本原理。我们往往强调规则,而忽视原理。但是原理往往是最重要的,它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很多问题都源于对此的忽视和淡漠。尤其在保险科技时代,新业态,新实践不断涌现,这时候如果大家不能对于背后的保险基本原理有着清晰的认识,就会很麻烦,就会出现更种违规,各种风险,更谈不上价值创造。

从另一方面看,保险企业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刻地理解保险的利他性,这也非常重要,否则道路就会走偏了。

意时网创始人兼董事长郁壮鸿:

解决产品的性价比问题,才能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意时网创始人兼董事长 郁壮鸿

从我们的实践上看,就是解决产品的性价比的问题,才能够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比如说我们的Patica碎屏险,从三年多前就开始做,那么如何定价?我们只能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为此,我们定价为50元,整整亏了两年,才做到盈亏平衡。两年中,几乎所有这个领域的欺诈惯犯我们都领教过,进入了我们的黑名单,随着数据的积累和风控体系的建设,到今天,我们能够做到,每年的保费最低10元都有机会做到让保险公司不赔钱,消费者得到高性价比的产品。我认为,这就是价值创造。

此外,我认为价值创造也是“保险+服务”的组合,才能够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我今天90%多的时间放到了与保险相关的服务业中。

我们目前做了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就是“保险+手机维修服务”。为此我们成立了一家手机上门维修服务公司Patica,覆盖了全国40多个城市和地区。由于服务能力由自己掌握,所以根本不存在博弈问题。第二个是“保险+旅游服务”领域的漫鱼。我们在北京有一家漫鱼国际旅行社,创新地将全球免费Wi-Fi服务与意外险结合在一起。第三个领域是“保险+洗车服务”,我们的甲马上门洗车业务已进入了全国17个城市。

通过三到四年的积累,我们在这三个领域,形成了“保险+服务”的竞争壁垒。这个壁垒后面是大量的细节管理、系统研发、风控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最终大大降低了综合运营成本。这使得我们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掘保险业的价值创造。

中融人寿党委书记王治超:

要站在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的角度看保险

中融人寿党委书记 王治超

保险的价值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要能够有效降低经济社会的运行风险,这是保险最根本的功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正生存在一个充满各种风险的社会,需要保险行业来帮助管理风险,提供方案。

风险的降低和保险保障的提升能有效减缓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 明显提升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释放城乡居民过高的储蓄率,进而拉动消费需求。今天,我国国民收入中储蓄率偏高,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个人和家庭的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家庭财富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而一旦保险深度提高,则既可释放老百姓过高的储蓄水平,又可改善金融业的产业结构、形成金融长短期资金与实体经济长短期资金需求的有效匹配。

我们这个行业有时候谈保险行业的价值,似乎更多的是谈概念、谈功能,有时候理想和现实会出现一定的错位和偏离。消费者所在意的往往不是我们所宣传的保障怎么样,而是保险行业当下能够为减少风险实实在在提供些什么。为此我们要不断强化行业的风险管理功能和长期储蓄功能,这样行业才会更有价值。从更深广的角度看,保险行业自身的话语体系一定要与经济社会的合理预期相对接、相衔接,实现良性互动。我们要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的能力,站在社会需求、国家发展的角度看保险,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瑞士再保险中国区总裁陈东辉:

保险要体现杠杆倍数和放大效应

瑞士再保险中国区总裁 陈东辉

我觉得保险的本质就是降低负债的波动性,也就是通过转移风险管理负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没有保险,遇到风险事故,负债就很不确定,波动性非常大。有了保险,确定性就显著提高了。很多人来找我推荐保险产品,我建议说,就看在理赔的时候拿到的钱是保费的多少倍,如果这个倍数比较高,放大作用比较大,我觉得这个保险产品就值得买。

随着未来金融的渗透度越来越高,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保险可能进一步回归它的本质。从长远来看,从保险行业安身立命之本来讲,需要有杠杆倍数,需要有放大作用。现在大家喜欢谈保险的互助特征,其实就是把同质的风险聚合在一起,这样波动性就降下来,才能体现出互助性,同时体现保额对保费的杠杆倍数。如果说不体现这个放大作用的话,我觉得保险就可以被其它金融形式替代了。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周伏平:

要注意效率和公平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 周伏平

有人说“保险不会改变你的生活,却可以防止你的生活被改变”。诚然,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从财务上可以防止生活被改变,但这样认识保险的价值是欠完整的,保险通过风险保障、责任转移等条款,让不敢做的交易做成了,不愿开展的活动做好了,通过防灾减损、健康管理等措施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严重程度,让财产更安全,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这不是改变被保险人的生活吗?其价值非常独特,不容低估。一段时期以来,行业对这方面的价值认识是有偏的,实务操作是不到位的,所幸在保险回归本源的过程中,认识到这方面价值的人又多起来了。

无论是防止生活被改变还是改变生活,保险业在价值创造或挖掘过程中,务必从效率和公平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利用专业、技术、经验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率,改善保险服务,努力提高性价比;另一方面,平衡好股东、客户、员工、中介等利益相关方,包括相关方内部的关系,不能为了一方利益而对另一方显失公平,否则,价值会打折,业务难持续。

合众财险总经理助理尤敏捷:

运营效率能否做到最高,决定了价值能否做到最大

合众财险总经理助理 尤敏捷

什么叫价值创造?有人说保险业不如农业,农民做出东西来,看得见摸得着,保险搞了半天,也看不到。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无论农业、还是保险业,只要你生产出对客户有用的东西,就是创造价值。

保险业者不必妄自菲薄,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防灾减灾已彰显了行业价值,改变了事件的随机特性和货币的时空特性,既有物质产品的贡献,也有精神产品(安心)的贡献;但也不要突出自我,当前行业产品还不够丰富,运营效率还很低下,减量管理效果有限,急需在投产比上改进,给社会做更大贡献。同时不要忘记保险是第三产业,是服务员,是配角,为第一二产业和其他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提供保障,为人民服务,才是其价值创造的基础。我觉得以后要多统计保额,因为保额代表着服务覆盖面,要多提升自己的经营效率,因为运营效率越高,价值就越大,高效是对整个社会的最大贡献。

安永中国保险精算服务合伙人付振平:

关键是创造的价值如何分配

安永中国保险精算服务合伙人 付振平

谈到保险业的价值创造,我觉得行业应该关注创造的价值如何分配。客户需要价值,渠道需要价值,股东需要价值。谁都希望从这里获取更多价值,但若是这个价值过度集中到一方,其他参与方的价值就会受到压缩。那这个保险行业的价值就会被垄断,导致生态不平衡,最终会影响到保险的价值创造。事实上,我们看到银保、网销等渠道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如何回报股东?

从股东视角,现在有的保险公司的价值大部分不来自于保险本业提供保障服务,而是急于做大资产规模,经营成果依赖于投资。股东保持这样的心态进入保险行业,最终推升了渠道的价值,但降低了整个行业的保险价值创造,无法为自身创造价值。

安永金融服务保险咨询总监沈玮:

坚持初心、找到自己、遇见未来

安永金融服务保险咨询总监 沈玮

保险是一个朝阳产业。为什么这个行业一直有这么高的增长?是因为它带来了很大的价值。那它到底带来的是怎样的价值?我觉得可以从社会和个人来讲。从个人的层面,保险解决了关于安全的心理需求。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讲,保险解决了社会稳定的问题。这几年保险业经历很多。我想讲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坚持初心,第二句话是找到自己,第三句话是遇见未来。所谓坚持初心。我们都是学保险出身的,都知道保险是干什么,当我们坐到那个位置的时候,能不能去坚持这个初心,做好保险的防风险与保障功能?这很重要。第二是找到自己。好多公司说要做航空母舰,要做很大的金融集团,但是实际上每一个公司基因都不一样。我相信在未来,大家会进行更有特色,更差异化的竞争。最后一个是遇见未来。科技可以给保险带来新一轮发展,同时可以让我们突破自己的行业,同其他行业联动起来,给社会提供更好的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