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超市 > 理财故事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提高财商和法律意识

发布时间:2014-03-25 10:23:22    作者:王洋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的信息便利让很多问题和答案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搜索出来。这给营销人员在推销产品时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也有利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以及通过各种信息来鉴别产品真伪。

1.买产品不仅看宣传彩页和直邮广告单

【提示】再精美的广告单都是宣传品,不如打电话咨询相关理财机构,核实产品真实情况。买理财产品不是买广告产品,理财时更要看合同。

【案例】年长的投资理财客户最容易轻信宣传单和产品说明书上醒目刺激的回报,而对合同内容载明的双方权利义务较容易忽视。

近日,张大妈就被超市进门处摆放咨询理财产品的海报和彩页所吸引,醒目刺激的宣传语“低门槛、高回报,低风险、可变现……”让张大妈心动不已,再加上业务员微笑服务、热情讲解,还对张大妈不断问寒问暖的关心,让张大妈失去了对产品了解的机会。张大妈拿着产品说明和宣传单回到家后,看到电视报道金融诈骗等法制节目的安全提示,大妈才懂得了夸大宣传只是产品的营销噱头,其中隐含的风险不容小觑。

第二天,张大妈打电话向该理财机构咨询产品信息,工作人员告知张大妈风险与收益是相伴随的,而且在产品合同中会明确注明产品的收益情况等信息,如果发生风险等情况会有什么后果,这给张大妈又上了一课。

【总结】电话咨询既能帮助老年人了解所投资公司的产品具体情况,还能了解公司情况。华丽外表下是否货真价实,需要您擦亮双眼看合同。

2.合同内容不明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

【提示】理财合同内容中如果有专业词语和看不懂的条款,可以利用网络搜索相关信息。

【案例】王先生是一名公务员,养老、医疗等福利待遇还不错,但个人对自身健康状况以及未来养老金改革有所担忧,所以在保险营销员的推荐下,他给自己购买了一份分红型两全险。

王先生是个有心人,他对保险合同签订后有10天犹豫期十分在意。于是,他利用这10天时间,上网搜寻关于分红型两全险中的“缴清增额”“累积红利”“大病给付”等专业术语的明确解释。了解之后,王先生不仅没有退保,而且还对保额有所追加。

王先生不仅通过网络学习了人身保险和健康医疗险的内容,更懂得了车险以及家财险的投保知识。网络让王先生从一个不懂保险知识的投保人变成了一个热衷学习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半个保险顾问”。

【总结】通过网络了解除自身已经获得的理财产品权益外,还能让你丰富视野,更全面对比不同产品间的不同特性。

3.出现意外情况后主动搜集有利证据

【提示】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搜集证据,甚至在购买产品和咨询产品的时候能够搜集更多的产品宣传资料都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案例】李女士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3年前就购买了两份商业保险,一份是车险,一份是分红险附加医疗、健康险。由于忙于工作,早已经将保单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她就记得“主动维权、搜集证据”和“发生意外第一时间咨询保险业务员”等事项。

近日,李女士接连发生两起保险理赔维权事件:一件是自己的爱车在下班途中不幸与另一辆疾驰而来的高档轿车相撞;另一件是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

由于李女士坚持购买全险和大额三者保险,这次与高档轿车相撞发生事故皆因对方原因,所以李女士的爱车获得了足额赔偿。更重要的是,李女士的爱车上还装有行车记录摄像装备,将事故发生过程及时记录了下来。

另外,在去医院看病就诊的时候,李女士不忘记给自己的保险业务员打电话咨询如何办理保险理赔的材料搜集。在选择医院时,李女士优选保险合同载明的医院范围,而且让医生写清诊断证明,更是将住院病历等复印扫描,为理赔提供了最有效、最有利、最全面的书面证据。

【总结】一旦发生了事故和意外,一定要主动积极搜集证据来维护自身权益。

上述3个案例提醒大家,理财需要提升财商,更要有自我维权的法律意识。日常的学习和提高才是您最应该坚持不懈要做的“功课”。